息县:帮办代办出新招 政务服务上台阶
一、背景介绍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最优政务服务环境,完善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方式,息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着力在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上下功夫,积极探索推行政务服务帮办代办制。县政务服务大厅增设了资料审核区、咨询服务区,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优化大厅资源配置,缩短群众办事流程,减少等待时间,打造出“息心帮办”政务服务品牌,为企业群众提供具有息县特色的帮办代办政务服务。
二、主要做法
(一)增设专业咨询服务区。在县政务大厅入口处设立专业咨询服务区,配备了一支由业务骨干组成的咨询团队,咨询范围覆盖医保、社保、市场准入等24个部门业务。该区域配有专用电脑和打印机,能够实时查询最新政策法规、办事指南及人社、医保、市场监管等各类信息,确保群众和企业获取信息的准确性与时效性。专业的引导服务人员,能够在企业群众进大厅办事的第一时间主动上前询问需求,给出具体知道,确保每一位群众都能快速定位到所需业务窗口。
(二)增设资料审核区。新设立的资料审核区,主要功能包括“预审服务、即时反馈、咨询服务、优化流程”,确保提交的材料齐全有效。并对提交的资料进行快速审查,当场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充的材料,避免后续不必要的往返。同时,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解答群众在准备材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专业指导,优化整体办事流程,减少排队等待时间,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三)优化全链式帮办代办服务。帮办代办服务覆盖咨询指导、资料预审到提交申请的全过程,帮助企业与群众更加便捷高效地完成各项行政审批手续。企业和群众在办理业务之前,可以通过电话或现场咨询的方式获得详细的指导。帮办代办员会耐心解答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建议,确保申请人充分了解所需材料及办理流程。在完成咨询服务和资料预审后,帮办代办员将全程跟踪并协助完成业务办理。
(四)建立帮办代办工作机制。一是完善帮办代办制度。出台《息县政务服务帮办代办工作制度》,建立代办事项定期梳理、代办流程规范运作、代办成效考评激励等制度,形成帮办代办闭环管理机制。二是规范帮办代办流程。建立帮办代办机制,企业群众向代办员提出申请并提供申办事项所需材料,材料齐全的,由代办员登记填写代办服务事项登记表,正式受理并及时通过手机终端反馈办理情况;材料不齐全的,帮办代办人员一次性告知缺少的材料以及补齐材料的途径或方法,方便企业群众方便快捷地补齐材料。三是亮化帮办代办成效。按照“一人一事一评”的原则,引导群众开展帮办代办满意度评价,形成“认领事项—及时代办—动态反馈—事项完结—办理评价”闭环运行机制。
(五)强化帮办代办培训考核。一是加强人员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跟班轮训、现场教学等方式定期组织帮办代办人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律法规、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业务培训,全面强化代办工作队伍的政治建设、业务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不断提升代办员能力素质。二是强化跟踪对接。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现场核验、办结单签录等方式,实时获取企业和群众对帮办代办服务的意见建议,找准改进和完善工作的切入点,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落实全过程跟踪服务。三是建立考评机制。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自我督查等多种方式,强化对代办服务的日常监督考核。同时,做好信息公开公示,公开帮办代办人员姓名、联系方式以及代办事项名称、办事指南等内容,确保代办流程受服务对象和人民群众监督。
三、工作成效
息县政务服务中心帮办代办服务让政务服务跑出“加速度”。通过帮办代办人员积极主动对接、提供代办服务,协调解决审批过程中各类难题,有效破解了“审批慢”“审批繁”“审批难”问题,事项当场办结率大幅提升。此项举措解决了特殊人群(老、弱、病、残、孕)的办件需求,自今年7月中旬以来,全新升级后的帮办代办区总服务超7162人次。企业群众享受到了“快、优、便”的政务服务,办事获得感不断增强,营造了爱商、亲商、重商的营商氛围。
四、经验启示
息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依托政务服务大厅,着力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缩短政务服务办事时间,坚持用心用情,注重为民服务。打造更加优越的办事环境,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以“企业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不断推动政务服务迈上新的台阶,提升服务的速度与温度,确保政务服务始终贴近民心、满足民需。息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结合帮办代办职责任务、工作方式、办理流程,不断在优化办事体验度和提高企业群众满意度上开拓新思路,打造“息心帮办”政务服务品牌,为企业群众提供全链式帮办代办服务,持续擦亮息县政务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