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县:构建12345+N新模式,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增值化服务体系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借助苏信合作发展机遇,我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喜人的成绩,加之我县营商环境持续向上向好向实,大批纺织制造行业和造船行业生产经营主体涌入开发区,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淮滨也成了豫东南高新技术开发区投资兴业的热土。
淮滨县政务大数据中心坚持从企业需求出发,深入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以“政策招商、服务助企”为目标导向,设置了无柜台开放式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站,针对企业、工程全生命周期办事需求大、关联度高、企业获得感强的高频事项,编制了企业、工程两个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事项清单,全面构建跨部门、跨领域涉企事项部门协同、联审联办、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12345+N新模式,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增值化服务体系,推动淮滨政务服务由普惠服务向增值服务转变。
二、主要做法
(一)一个服务平台
中心在大厅二楼市场准入专区打造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站,设立助企惠客厅,围绕企业准入、准营、运营、变更、退出和项目工程立项、规划、许可、验收等各个生命周期,聚焦规上企业、小微企业、招商企业、主导产业、重点项目,统筹部门资源,调动各方力量,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线上线下行政审批、人才招募、司法援助、科技帮扶、金融支持、政策解读等服务,打造全周期、全链条、全流程、全方位、全场景服务体系,畅通了政府、企业、金融机构沟通桥梁,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两支服务队伍
1、组建全生命周期企业首席服务官队伍。由政务大数据中心分管领导任首席政务服务官,人社局分管领导任首席人才服务官,司法局分管领导任首席法治服务官,科工信局分管领导任首席科技服务官,金融办分管领导任首席金融服务官,发改委分管领导任首席政策服务官,每位首席服务官下设两名服务员,为企业提供行政审批、人才招募、司法援助、科技帮扶、金融支持、政策解读等各项增值服务。
2、组建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员队伍。由中心帮办代办志愿者组成,首个接待办事企业的帮办代办志愿者作为该企业的企业服务员,负责全程代办该企业从企业开办到企业注销和从工程立项到验收合格全流程、全链条的事项,主动上门或通过网络领取企业办事所需材料,按照办事流程,到各职能窗口提交办理,各职能窗口按时办结并及时反馈给企业服务员,企业服务员将办理结果报送给企业,并提供送证上门服务。
(三)三个服务清单
1、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清单。根据企业需求出发,梳理汇总企业从准入、准营、运营到变更、注销等环节全流程、全链条一件事事项,形成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清单,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审批链、服务链、监管链。
2、工程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清单。根据工程项目需求,梳理汇总项目从投资立项、规划,到许可、验收等环节全流程、全链条一件事事项,形成工程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清单,完善重点项目工程全生命周期审批链、服务链、监管链。
3、服务对象全生命周期档案清单。以企业名称为索引,各审批阶段为目录,建立完善前来办理事项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档案,全面汇聚全生命周期行为数据,综合分析需求,为政策推送、精准服务、高效监管等提供支撑,有序推动政务服务从被动向主动转变。
(四)四大服务措施
1、上门服务。将企业服务站与优化营商环境大篷车上门办活动相结合,打造助企直通车,上门为企业宣讲惠企纾困政策、法律法规,展现新时代政务服务工作的新举措、新机制、新成效;上门为企业现场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摆脱场所限制,通过网上或电话预约,约定办理时间,主动上门受理,现场办理,一次办结关证上门。
2、定制服务。依托河南省政务服务网,汇集企业相关各类数据,全方位展现企业画像,归集惠企政策、推送个性化事项清单,开发线上人工帮办,为企业提供“一对一”“面对面”个性化定制服务、
3、跟踪服务。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员定期联系服务的企业、项目,针对企业运营或项目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定期就企业和项目面临的问题、需协调解决的问题互通信息,共同协商,抓好企业、项目运营和建设以及后期服务工作,确保企业、项目跟踪服务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合力推动企业向好向快发展。
4、全程服务。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员主动对接并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网上申报、材料预审,资料寄递、投诉建设处理等“保姆式”精准服务,打造金牌店小二式政务服务帮办代办服务体系。
(五)五项制度保障
1、推行企业评议机制。坚持“人民至上、依法依规,快速高效”的原则,每半年组织一次评议会,邀请被服务的企业法人担任组成企业评议团,并邀请纪委派驻组列席会议,对评议事项办理情况、评议机制运行情况等进行全程监督。企业评议团对事项牵头单位没有履职尽责的事项,由政务大数据中心实行闭环式管理、精准化督办,直至事项解决、企业满意;对企业诉求解决不力或不作为、慢作为等事项,及时将问题线索移交纪委派驻组处理。可以在保障群众合法诉求的同时,切实提升企业满意率和问题解决率,真正架起服务企业的“连心桥”、为民解忧的“贴心人”,确保群众合法、合规、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
2、推行联审联批机制。一是打通线上数据壁垒,克服“信息孤岛”问题,在物理层面整合各单位窗口之间的信息资源。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有效利用政务服务网这个平台对涉企、工程项目事项进行跳转推送,实现各部门之间的连接,达到并联审批事项一网通办;二是定期召开线下联审联批会议,对审批进度慢、卡点较多的企业、项目审批情况建立台账,找出影响项目落实和制约开工的问题“症结”,做到有的放矢,销号办结。按照“超常规不超程序、开辟绿色通道”原则,对企业和项目进行联审联批。
3、推行培训机制。打造多媒体会议室,建立了常态化企业服务培训机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定期邀请省市专家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各窗口业务骨干外出学习先进地市政务服务工作经验和做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提升服务企业的业务能力,打造出一支党性原则强、业务能力强、服务意识强、对群众有亲劲、对学习有韧劲、对工作有干劲的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员队伍,以“智育”提“素质”,以“智育”增“能力”,以“智育”促“效率”,为助力企业高效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4、推行定期回访机制,通过电话回访和营商环境大篷车上门调研,全方位了解企业运营状况,及时收集、分析、处理企业的诉求和建议,发现、解决企业在运营中的难题,增强企业生命力。
5、推行全流程监管机制,通过后台监控设备网络大数据和大厅日常监督巡查通报,加强对企业服务员在办事过程中的监管,并赋予企业知情权和监督权,增加政务服务的透明度,提升企业办事的满意度。给政务服务工作者带上一顶“紧箍咒”,给办事企业吃下一颗“定心丸”。
(六)N项增值服务
1、法治增值服务。设置首席法治服务官,为企业提供涉企政策把关,加强重大疑难复杂事项协审与重点产业合规工作业务指导,深入推进市场主体法律顾问服务网格化全覆盖,开展“律护营商·法助共富”专项行动,引导公证参与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服务,围绕企业诚信经营、合同签订等内容,采取法条释义与以案说法相结合的方式,提供法律服务。
2、金融增值服务。设置首席金融服务官,为企业提供集成信贷、融资、保险、基金等“一揽子”金融顾问服务,为企业合理运用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工具、优化融资结构提供解决方案,满足企业的多种需求,降低企业风险,增强企业活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3、人才增值服务。设置首席人才服务官,采取问卷调查和座谈访谈的方式,根据企业发展所需人才类型、薪资待遇等情况,为企业制定人才吸引计划。依托电视台、网站、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发布招工信息,引进高端人才。
4、科技增值服务。设置首席科技服务官,围绕企业需求挖掘难、成果供需匹配难等问题,入驻企业“蹲点式”开展科技服务,推动科技成果、技术转移需求靶向对接。加强与省市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等合作,为我县企业牵线搭桥,邀请省市专家对有科研、产业发展需求的企业,提供实验技术、成果转化、财务报销等科研辅助性服务。
5、政策增值服务。设置首席政策服务官,及时梳理汇总中央、省、市、县各级各类惠企纾困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为主题,结合“服务企业”活动,建立并完善送政策上门长效机制,帮助企业坚定发展信心,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将政务服务红利惠及更多企业,当好企业的“贴心人”。
三、工作成效
淮滨县政务大数据中心打造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站,积极探索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思路和路径,将企业的“多件事”变为政府服务的“一次办”,由“一事跑多窗”变“一窗办多事”,不断畅通企业进入、退出渠道,促进企业“新陈代谢”,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据统计,2024年以来,企业服务站共设立22个企业专档,为17个企业办理企业开办一件事,为5个企业从工程项目立项到顺利验收合格提供全周期服务,办结时间较之前提升30%,事项办结率和企业满意度均达到100%。
四、经验启示
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增值化服务体系是淮滨县政务大数据中心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能力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是把满足企业群众对政府职能的期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具体举措。近些年,淮滨县政务大数据中心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不断推行“大篷车走千企、进万户、上门办”“打造智慧大厅,构建政务服务智慧树模式”等一大批创新举措,为探索增值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淮滨县政务大数据中心从高效办成一件事“小切口”来入手,积极探索服务、效率、延伸、发展之间的内在规律,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逐步提升政务服务的协同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通过优化大厅“硬环境”,提升业务“软实力”,来实现政务“大治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企业全生命周期增值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不仅是对政务服务效能的直接提升,更是对政府治理理念的深刻变革。下一步,中心将积极探索深挖企业全生命周期增值化服务的思路和路径,以企业的需求为目标导向,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厅内厅外协同联动,将“企业全生命周期”各环节流程融合优化,实现企业、工程事项极简办、集成办、快捷办、一次办,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推动淮滨政务服务由普惠服务向增值服务大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