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但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难题。漯河市聚焦这一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以“政采贷”为抓手,通过政策创新、服务优化,成为全省政采领域助企纾困的标杆。
一、瞄准“痛点”找突破口
政府采购领域中,中小微企业常因缺乏足额抵押物、信用资质不足,面临资金运转压力大、融资渠道窄的难题,错失发展机会。针对这一难题,漯河市财政局精准聚焦“政府采购合同”这一核心凭证,推广使用“政采贷”这一创新模式,以政府采购的公信力为背书,让供应商凭中标合同即可向银行申请贷款,无需额外提供实物抵押。这一优惠政策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局,为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二、用精准服务让政策落地
为了让“政采贷”真正惠及企业,漯河市财政局从“宣传触达、银企对接、流程简化”三个环节发力,把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1)全流程嵌入让企业看得见
在政府采购全流程中“植入”融资指引:在 “漯河市政府采购网”首页设置悬浮窗口,实时展示合作银行联系方式、贷款产品利率及申请条件,企业打开网页即可获取信息;在招标公告、中标结果公告中添加“中小微企业融资申请”醒目标签,点击即可跳转至银行申请入口;在电子招标文件中自动嵌入“政采贷”告知函,提醒中标企业“凭合同可融资”。通过这一方式,政策知晓度显著提升。
(2)牵线搭桥让银企接得上
扮演“银企红娘”角色,建立对接机制,在像企业推送融资信息的同时,及时向合作银行推送相关信息,让银行提前了解企业订单情况,促进沟通协商,促成企业与银行达成合作。设立专人服务热线,针对企业贷款申请中的材料准备、流程疑问提供 “一对一” 解答。
(3)简化流程让融资办得快
通过政府采购流程与融资服务的“嵌入式”结合,解决了政策“最后一公里”问题,企业获取信息的便捷性显著提高,联合银行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明确银行需以政府采购合同为核心审核依据,不再要求企业提供额外抵押物或担保;推动合作银行降低贷款利率,切实降低融资成本。
三、用数据说话显实效
“政采贷”以政府采购信用为基础,银行贷款风险降低,企业融资成功率提升,实现“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共赢。今年以来,漯河市“政采贷”累计为中小微供应商发放贷款 17 笔,融资金额达8240万元。“零抵押”门槛,让融资服务真正轻量、快速,成为中小微企业及时雨。
聚焦“政府采购+融资”领域,精准破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下一步,漯河市将继续扩大合作银行范围、优化线上申请流程,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