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推深做实考古前置改革 助推重大项目高效落地

乐清市聚焦“项目建设与文物保护”中存在的协调难、流程繁、服务不到位等问题,积极探索并联审批模式,“一图一平台”优化流程管理,切实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2025年1-6月,全市共93个地块申请考古前置,初核完成率100%,完成考古调查并出具考古意见书56件。乐清市滨江核心区列入全省集中连片考古前置试点区域之一。


横向联动纵向协调,构建考古前置工作格局


一是多方联动凝聚合力。分管副市长每月专题调度,压实各方主体责任,文广旅体、发展改革、资规等部门与相关乡镇联合成立专班,通过实时信息互通,协调解决地块文物核查、勘探时序等问题13项
  二是并联审批提速促供文广旅体与资规部门协同推出“考古调查与土地出让并联审批”模式,对急需供应地块,在申报管理系统后,资规部门先行启动收储程序,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考古前置工作平均办结时间由去年的46个工作日大幅压缩至15个工作日。
  三是试点先行提质增效。针对滨江核心区地块开发集中、体量庞大等特点,开展集中连片考古前置试点,建立工作量化表,明确不同项目地块的调查形式和完成时限。省考古所专家团队7天完成滨江核心区3.75km²地块首轮调查,预计节约考古经费200万元


健全机制优化流程,提升考古前置服务效能


一是规范工作流程。制定《乐清市考古前置工作流程图》,明确考古申请主体及部门职责边界,依据年度供地计划与重点项目建设安排,提前介入提供业务指导,实现“申请-踏勘-出具意见”全流程管理,较原流程效率提升40%
  二是推动高效办理。组建专业考古团队,与做地单位加强事前沟通、完善审批材料,实现初审“当日申请、次日踏勘”。对经研判无需勘探的地块,推行“即查即办”。截至目前,26个地块经初审免于考古前置程序。
  三是开展智慧跟踪。依托“浙江省土地储备考古前置管理系统”,对申请地块实施精准跟踪与动态管理。针对退件地块,安排专员一对一指导,协助完成再申报工作,今年已协助40余个退件地块完成整改再申报。


精细管理精准施策,守护文物保护安全底线


一是管家服务全程护航。聚焦“千项万亿”重点项目,配备服务专员全程跟进,实现“项目未动,文物先行”,今年以来,已完成13个重点项目的文物保障工作,保障率超92%

二是整合资源赋能发展。以文物“四普”为契机,结合全市考古调查情况,更新完善“文物点四有档案”,为空间规划编制、生态修复治理、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数据支撑,截至目前,已推动3个重点项目优化设计方案,持续守住文物安全底线。

三是营造氛围筑牢防线。举办“乐清大讲堂·文化遗产保护”专题讲座、“文物守护人”等系列活动,营造文物保护浓厚氛围。实施文保单位两划地带360度全景监测,率先研发智能广播网络监管系统,构建“智能算法+人工巡查”协同监管模式,实现文物保护关口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