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一体化建设,信阳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统筹推进,克难攻坚,在2023年“互联网+监管”工作中取得突出成效,监管行为录入数据149666条,监管行为主项覆盖率97.67%,子项覆盖率94.94%、检查清单完成率100%,为营造我市公平市场环境做出的突出的贡献。根据各相关单位政务服务事项调整及监管职能行使情况,多次组织相关部门认领省级下发的监管事项并进行了检查实施清单梳理工作。目前,己完成市级29个部门752项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及827项检查实施清单的梳理和录入工作;全市共完成目录总数6717项,检查实施清单总数7387项,检查清单完成率99.6%。经过对监管事项的调整、梳理,统一了监管事项要素,统一了监管数据的标准,基本实现了监管行为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通过对相关职能部门监管行为数据汇聚,逐步实现监管事项全覆盖,监管过程全记录,监管数据一体化。目前,全市“互联网+监管”事项主项数共有6649项,主项覆盖数6494项,主项覆盖率97.67%。监管事项子项共26918项,子项覆盖数25555项,子项覆盖率94.94%。已完成全市行政检查117355条、行政处罚28216条、行政强制855条、其它监管行为3240条数据的汇聚工作。为了满足各有关单位“互联网+监管”数据填报、数据统计、事项系统、疫情核查等应用的开展及时对新增人员进行统一身份认证注册、授权。目前,已注册完成全市具备监管执法资格的工作人员统一身份认证注册数15278户。根据省大数据局新的数据汇聚标准,主动与省大数据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司法局做好数据对接相关工作,完成了全市企业信息库、执法人员信息库的系统对接,确保了数据汇聚的认领对称、录入企业对称、执法人员对称,提高了全市的数据准确率。截止2023年10月份,按照《国家“互联网十监管”系统监管数据标准》,对12345热线办推送的投诉举报信息建立用户信息表、投诉信息表、事件经办信息表等5个库表。经过修正,正确率达到100%后及时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将57858条投诉举报数据推送至省“互联网十监管”系统前置机,完成整体数据的交换推送工作。下一步,将继续加强“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工作,积极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一是深化监管事项清单管理。依托监管事项清单动态管理系统,推进“监管事项入清单,清单之外无监管”,不断规范优化监管事项,实行动态管理。二是探索实行重点监管制度。基于省“互联网+监管”系统的监管事项清单,梳理形成本辖区、本部门的重点监管事项和规则标准,对纳入清单的事项实行全覆盖式重点监管。三是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应用。依托整合的汇聚的监管数据和国家平台的风险预警线索,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开展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风险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