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印发了《城市标准化行动方案》。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对《行动方案》进行了解读。
>>《行动方案》要实现哪些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是,到2027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城市治理标准供给显著增加,标准协同和国际化程度显著增强,城市标准化发展基础更加牢固,标准化融入城市社会治理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更加凸显。
具体目标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在标准体系建设层面,基本建成城市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智慧城市等领域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150项以上,实现城市标准化全领域覆盖、全流程控制、全手段运用;在标准实施推广层面,启动新型城镇化、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国家标准的试验验证,发布30个以上城市标准化典型案例,打造城市标准全域制定与实施标杆,城市全域标准化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在标准制度型开放层面,城市标准化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参与制定城市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领域国际标准,持续推进城市间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全球城市治理标准化提供中国方案;在标准化工作机制层面,建设城市标准化联席机制,搭建城市标准化工作交流合作平台,为推进城市标准化构建协调有序、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
>>《行动方案》部署了哪些重点任务?
围绕主要目标,《行动方案》提出了16项重点任务,总体上可以归为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夯实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基础,加快建设城市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研制和完善城市可持续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智慧城市、城市政务服务、城市基层治理、经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城市安全风险应急保障、生态环境、城乡文化保护与创新服务、城市公共设施管理与服务、新型城镇化12个方面的标准,保证标准能够全领域覆盖、全流程控制、全手段运用。
另一方面,加强标准在城市全域的实施推广应用,系统推进城市标准化工作。鼓励试点城市深度参与智慧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制定、实施和转化,持续推进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开展城市标准化创新综合试点建设,探索标准融入城市全域的应用实践。深化拓展城市间标准化国际合作,增强我国城市国际标准化工作参与度。建设城市标准化联席机制,打造城市标准化经验交流合作平台。探索开展重点领域标准化专项行动,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