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兼顾杭州特色优势,提出了11个方面36项措施。
畅通市场准入和退出渠道,包括提升开办企业服务水平、破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优化外资企业准入环境、便利经营主体有序退出。
便利企业获得经营场所,包括强化用地保障和供地服务、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极简审批”、创新不动产登记服务、推动建筑业转型发展。
优化市政公用服务,包括开展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接入联合服务、提高市政公用服务质量、降低市政公用服务成本。
保障高质量充分就业,包括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强化人才支撑和服务保障。
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便利性,包括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创新金融产品服务供给、完善金融综合服务机制。
营造更加开放的贸易环境,包括提高进出口通关效率、优化跨境贸易监管服务、打造内外联通循环通道。
提高税费服务满意度,包括优化办税缴费体验、创新税费服务方式。
推动商事纠纷高效化解,包括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升涉企法律服务水平。
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包括维护公平竞争秩序、规范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监管、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
提升破产案件办理质效,包括提高办理破产便利度、完善破产配套保障制度。
打造最具杭州辨识度营商环境品牌,包括筑牢政商交往“亲清度”、打响增值服务“知名度”、激发创新创业“活跃度”、提高全社会“信用度”、提升公共服务“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