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开门教育 聚力乡村振兴 —— 市营商环境服务中心以实干推动产业帮扶落地见效

       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扎实推进“开门教育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市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坚持以学促干、知行合一,把学习成果不断转化为服务基层、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中心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聚焦乡村发展短板,统筹资源力量,构建“调研—决策—落实—反馈”的闭环工作机制,推动学习教育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不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下沉一线摸实情,找准帮扶切入点

      市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党组高度重视定点帮扶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带队深入固始县番城街道办事处学堂社区开展实地调研,全面掌握村情民意和发展瓶颈。通过走访座谈、查阅资料、现场查看等方式,发现学堂社区脱贫基础仍不牢固,部分群众收入来源单一,主要依靠政策兜底维持基本生活,缺乏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为此,中心迅速谋划定点帮扶实施方案,明确“产业优先、民生并重”的工作思路,确立以集体经济蛋鸡养殖项目为重点突破口,着力增强村级“造血”功能。


      协同攻坚疏堵点,产业赋能强根基

      针对蛋鸡养殖项目在审批流程繁琐、资金落实困难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市营商环境服务中心主动靠前服务,组织开展专题研究,积极对接发改、财政、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加快项目立项、审批及资金拨付流程;协调县级职能部门推动解决土地、环保、建设等关键环节难题。经过多方努力,该项目最终获得县级领导批示同意,落实专项资金170万元,相关手续已全部办理完毕,项目建设进入稳定运行阶段。目前,项目预计投产后可年均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带动本地劳动力就业10余人,人均年增收可达3万元,真正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用心用情解民忧,驻村服务践初心

      按照驻村工作统一安排,市营商环境服务中心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赴学堂社区驻村帮扶。到岗以来,第一书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下沉走访,深入了解社情民意,累计走访居民312户,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第一手资料,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农业生产一线,第一书记深入田间地头,协助种粮大户解决夏耕期间用水难题,保障粮食稳产增效;在民生领域,主动走访困难家庭,帮助空巢老年人销售鸡蛋4000余个,协助行动不便的慢性病患者办理慢性病卡5人次;在社会治理方面,积极参与社区矛盾调解,成功化解邻里纠纷2起,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好评。


     下一步,市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强化责任担当,坚持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服务群众、助推发展的务实举措,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等重点方向,进一步整合政策资源、优化服务机制、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更多优质项目在帮扶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