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体局:优化升级流程 探索增值服务 ——信阳市教师资格认定服务工作获全省推广

一、背景介绍

教师资格证是教师职业准入的基本条件,教师资格认定服务是教育政务服务工作重要内容之一。我市教师资格认定近3年年均受理量超过1.3万件,且呈持续增长趋势。由于服务时间相对集中、服务量较大,服务对象种类较为复杂,现有服务流程不能够完全满足服务对象需求和工作增速提质要求。信阳市教育体育局积极创新工作举措,优化升级流程,探索增值服务,由我市梳理的教师资格认定办事指南(市级和县区级)被省教育厅采纳并在全省推广,为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做法

(一)优化服务流程,梳理办事指南

经主动与省教育厅和省大数据管理局协调对接,按照河南省政务服务平台审批事项模板制定要求,我市将原市本级“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政务服务事项分解为“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非国家统一考试(含免考))”“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国家统一考试)”“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免试认定改革人员)”三大类别,根据申请人的考试类型,对所需申请材料精细划分、精准指导。我市同时系统梳理了“幼儿园、小学及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县区级)办事指南模板。该市级和县区级事项模板均被省教育厅采纳,作为全省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统一模板,在全省17个省辖市同步上线更新。

(二)创新认定举措,转变服务方式

我市积极创新教师资格认定报名工作,在报名期间及时发布《教师资格认定补充公告》和《认定操作手册》,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指导申请人开展网上报名;制作现场确认预约小程序,申请人通过预约小程序提前预约参加现场确认,避免人员聚集;主动对接电信部门,通过群发信息提醒申请人补充材料;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主动拨打电话1500余人次,提醒申请人补齐认定材料。据统计,2022年至今,我市通过运营商累计向有需要的申请人群发提醒信息9486人次、26994条。通过一系列细致、创新的服务,我市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群众满意率持续提升。

(三)提升服务质量,探索增值服务

主动探索开展政务“提醒服务”,随同认定的高中、中职类教师资格证书发放《温馨服务提醒》宣传页,包含教师资格证书补发、换发等延续类服务详细办事指南和在线服务指南,降低省内外群众后续办事成本。针对群众办事咨询的热点事项,制作发布有关后续遗失、补办等高频审批事项的场景式辅导视频,在信阳市教体局官网、媒体公众号上发布。精准对接服务群体。结合政策调整、申请人特征等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改进审批服务方式,对驻信高校毕业生,直接对接学生管理部门,及时推送服务办事流程和辅导视频,实现服务提档升级。

三、工作成效

我市完成“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市级)、“幼儿园、小学及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县区级)办事指南模板的梳理,该模板被省教育厅采纳,正式在河南政务服务网上线。省教育厅将此模板作为全省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统一模板,指导实现全省17个地市同步更新。教师资格认定“提醒服务”类增值服务成效凸显,我市先后为北京、上海、深圳、广东、山东、陕西、云南等直辖市、省份和省内各省辖市群众提供了后续帮助、在线服务和不见面审批。2024年3月13日,我市作为经验典型代表,在全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交流会上做经验交流发言,用详实的数字和政务服务案例,诠释了我市推进教师资格制度改革实施的经验做法和显著成效,服务工作获全省推广。

四、经验启示

信阳市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以来,市教体局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将创新意识落实到底。针对申请人大多为外省市学生,市教体局率先开通全程网办和帮办代办服务热线,申请人线上提交或补齐材料,根据申请人特点,精准精细开展服务,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基于我市认定数量大,群众后续补证和补表量多的特点,市教体局积极探索增值服务,从群众需求出发,开展政务“温馨提醒”,实现不见面审批和免费邮寄,大大降低了群众办事成本。经过探索实践精细化、精准化、增值化服务市教体局总结出分类指导、主动服务、增值服务3类工作经验,有效助力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开展。我市教师资格各项业务的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充分彰显了教育服务的态度和温度,为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和建设教育强市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