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企业电气化、智能化水平迅速提升,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经济效益以及企业竞争力。企业所属电力设备长期依赖自主维护,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自主运维水平有限且维修费用高,导致许多企业数年未对其电力设备进行任何检查,安全隐患丛生,一旦出现设备故障,往往抢修时间长、维修费用高、经济损失大。因此,国网信阳供电公司和英大长安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电气设备险”保险产品,保障企业所属电力设备因意外故障、自然灾害、电气故障等原因导致的损失,着力解决企业用户电力设备“抢修难”“运维难”“费用高”问题,助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把握企业需求,量身定制产品服务
结合企业用电特点,利用大数据深入开展企业用户用电需求调研,调动多方资源,以企业用户电力设备为保障对象,定制“电气设备险”专属产品方案,设计保险产品,实现以最合理成本转移企业用户电力设备运行风险,为企业用户提供优质的“补位”能力。
(二)强化风险管理,建立全过程管控体系
建立事前预警、事中帮助、事后保障的全方位风险管理服务。一是设立专项风险保障资金,开展日常巡检、配电站房环境监控、电力数据监测、风险分析、防灾防损培训,打造专变用户事前预防服务体系。二是对于高频出险、大额赔付的设备,采用智能运维方式开展实时在线监控,通过部署电子设备,采集设备信息、受电数据,降低事故发生率,加强专变用户事中风险事故控制能力。三是与保险公司、抢修单位形成三方合作,明确出险抢修流程、设备赔付标准,打造高效、规范修电复电服务,提高专变用户事后风险损失处置能力。
(三)聚焦客户体验,优化抢修服务流程
打破传统出险处理模式,英大长安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与属地专业抢修服务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企业用户只需拨打报案电话,专业抢修队伍将在1个小时内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并向企业用户提供修复方案,及时开展现场抢修。抢修完毕后由抢修队伍垫付抢修费用,企业仅需拨打一个电话,全过程托管,无需支付任务费用。
(四)加强数字赋能,打造线上投保系统
强化数智化平台应用,开发线上保险服务系统,支持企业用户在线提交投保材料并获取电子保单。当电力设备发生故障时,企业用户线上报案,选择专业抢修公司到场开展故障诊断评估、开展抢修复电。抢修公司赶赴事故现场开展抢修工作,并将抢修资料传输至平台,保险机构根据事先约定的抢修定损技术标准进行赔款核算,确定赔款金额。整个抢修过程中,企业用户无需自行寻找抢修公司。在线上投保系统的基础上,还开发了风险查勘模块,在投保前对投保用户资产进行查勘和检测,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并给出专业意见,为电气设备投保提供依据。
三、工作成效
(一)一键式服务,让客户省心又省力。企业用户电力设施故障后,仅需拨打一个电话或线上投保,专业化抢修团队1个小时内上门开展故障诊断评估、抢修复电全过程服务,客户无需临时寻找抢修队伍,有效缩短故障抢修时间,真正实现一个电话轻松解决故障,让客户轻松用电无忧。
(二)保障更全面,让客户安心又放心。“电气设备险”以企业受电设备为保险标的物,涵盖从供电企业与企业电力设施分界点起至企业配电室低压出线头止的线路及设备。保险期间由于自然灾害、飞行物体、盗窃、第三方破坏、客户原因超电压、超负荷、短路或闪电等原因造成的财产损失均在赔付范围内,企业客户可以享受抢修、运维等一系列专业服务,快速修复受损设备。
(三)价格更亲民,让客户省钱又实惠。企业用户仅需投入小额保费,即可获得全年专业化抢修服务,解决企业用户电力设施故障时,可调控资源匮乏、单次投入偏大、抢修时间长等难题,不仅降低用户抢修成本,还能有效降低内部故障停电导致无法连续生产带来的经济损失。
四、经验启示
(一)可复制推广。“电气设备险”充分发挥“企业用电体检+专业化服务”优势,提供“保险+运维+抢修”创新业务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企业日常维护的痛点难点。该产品业务模式简单,服务规范统一,可复制性强,具备立即在全省全面推广的条件。
(二)可降本增效。企业用户设备出现故障时,专业抢修队伍及时开展故障抢修,并承担设备维修人工成本和材料更换的全部费用,缩短了故障停电时间,可大大降低因停产减产造成的经济损失,助力企业增产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