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互联网+智慧监管” 打造市场 监管“千里眼”“顺风耳”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商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扎实推进“互联网+智慧监管”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市场监管体系不完善或监管不到位等“痛点”“堵点”问题。以“改革引领、数据赋能、整体协同、安全可控”为基本原则,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探索在餐饮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网络交易等领域实施非现场智慧化监管,推动市场监管工作由碎片化、粗放式监管向精细化、智慧化监管转变。
二、主要做法
(一)“互联网+明厨亮灶”,强化餐饮服务安全监管。
商城县积极探索餐饮服务智慧监管模式,联合县教体局全力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工作,让餐饮服务单位通过“实时直播”的形式,接受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共同监督。前期将中、小学学校食堂和幼儿园食堂作为“明厨亮灶”重点推进对象,主要针对食品加工场所的粗加工、烹饪、备餐、原材料储存、清洗消毒等重点区域、重要环节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使食品加工操作全过程实现透明化、可视化,既增强了监管效能,又以社会监督的方式倒逼经营者规范经营,真正实现了社会共治。
(二)“互联网+码上放心”,强化药品购销安全监管。
商城县建立严格统一的药品全链路追溯信息监管体系,全力推进“码上放心”药品信息追溯监管平台建设,以实现“一物一码、物码同追”为方向、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为目标而建设的全国性互联互通监管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对辖区连锁药店、单体药店、二级医疗机构进行宣传,要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登录该平台进行药品的全过程扫码登记管理,实现药品来源可追溯,药品质量可监控,药品去向可查实,全方位、全链路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三)“互联网+阳光充装”,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商城县投用“商城县气瓶质量安全追溯服务平台”,对全县流通的气瓶类特种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充装单位通过二维码建立电子档案,实现气瓶建档、充装记录、派送等环节管理;检验机构自动同步更新检验信息,确保气瓶信息准确;监管部门通过电子档案建立气瓶安全大数据分析模型,找准气瓶充装、检验、使用、报废等各环节风险点,有效实现了“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划分”,最大限度保障气瓶安全。
(四)“互联网+网络监测”,强化网络交易安全监管。
商城县依托“国家网络交易监测监管五级贯通系统”和“河南省网络交易监管平台”,加大网络交易线上巡查监测力度,规范网络经营主体,定期开展网络交易平台经营状况调查,核查网店营业执照、网址链接、商品信息,对于那些网站长期无专人维护、商品信息长期未更新的网络主体进行淘汰,全方位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工作成效
商城县市场监管局创新“互联网+智慧监管”新模式,充分发挥线上监管平台优势,提升监管效能,对餐饮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网络交易等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点领域实行全方位、全流程、无死角智慧化监管。
其中,2023年4月,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青峰同志在信阳市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监管及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会上就“互联网+码上放心”,强化药品购销安全监管做法在全市会议上做经验交流发言,在2024年河南省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中,该做法被河南省委网信办评选为优秀案例。
2023年度以来,商城县共计72家主体单位接入“舌尖安全网”平台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辖区126家零售药店和14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接入“互联网+码上放心”平台,实现药品全流程监管,构建了“百姓省心、企业自律、监管可及”的药品安全购销管新机制;全县4.9万只气瓶实现信息化监管,气瓶充装单位全部实现阳光充装。通过网络交易监测监管五级贯通系统接收风险提示信息16条,要求商家立行整改,最大限度保障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经验启示
下一步,商城县将继续深化“互联网+智慧监管”体系建设工作,延伸监管触角,将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嵌入执法、融入监管、推动“传统监管”向“智慧监管”迭代升级,以科技赋能市场监督管理能力现代化,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