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最后一米管” 降本增效惠万家
一、背景介绍
当前,企业申请自来水接入时常遇到两大问题:一是申请自来水接入服务时,红线内接水点距红线外管道有距离,需用户另设“最后一米管”完成接水,接入成本高;二是自来水公司铺设红线外供水管道时,需破路、占花带等公共设施,既不便出行又浪费社会公用资源。
依据国发办《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光山县自来水总公司破“限”而为,推出《光山县非居民用水接入实施办法(试行)》,成功开辟出一条既可有效节约社会资源,又能显著降低企业接水成本的“双降”新路径,从而实现降本增效。
二、主要做法
1、打破界限,灵活安装。在红线外已有供水管道与企业红线内接水点之间,打破红线内外界限。管位不能走红线内的,在红线外安装;管位可走红线内的,施工不在破除路面、花带,将供水主管网线移至红线内安装,自来水公司负责接通到企业接水点,企业免“一米管”费用。
2、提前规划,同步施工。在企业项目建设前期,提前对接用水需求,充分协商并尊重用户意愿,将红线外可移至红线内的供水管道在红线内安装,并与企业用电、用气、排水等地下管网同步施工,提前接通至接水点,实现水等用户、报装即开通。
3、一次开挖,避免重复。提前介入,实现红线内一次开挖,地下预埋一次完成,避免水、电、气、排水等不统筹而多次开挖,同时红线外少破路、少占绿化,节约社会资源。
三、工作成效
该措施实施后,成效显著,为企业降本增效带来了诸多实实在在、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
首先,从成本降低方面来看,众多企业在接入自来水的过程中,大幅削减了红线内接水成本。以河南驯博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为例,降低红线内接水成本1.02万元;荣海智造产业园降低红线内接水成本3.04万元;工业大道博大钢构等三家企业降低红线内接水成本4.38万元。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最后一米管”的创新举措切实为企业减轻了经济负担。
其次,在市政道路破除及修复费用上,企业也实现了显著节约。河南驯博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减少破除市政道路0.19公里,减少市政破除修复费用1.79万元;荣海智造产业园减少破除市政道路0.24公里,减少市政破除修复费用5.05万元;工业大道博大钢构等三家企业减少破除市政道路0.35公里,减少市政破除修复费用7.54万元。这不仅降低了企业成本,还减少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破坏,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再者,对于自来水公司而言,安装成本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河南驯博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实施该举措后,自来水公司安装成本下降了0.77万元;荣海智造产业园使得自来水公司安装成本下降了2.04万元;工业大道博大钢构等三家企业促使自来水公司安装成本下降了3.16万元。通过合理规划管道安装,自来水公司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了自身运营成本。
此外,审批时间大幅缩短。河南驯博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审批省时0.5天,工业大道博大钢构等三家企业审批省时1.0天。这为企业项目的快速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最后,从整体效益来看,“最后一米管”的做法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前介入企业项目建设,一次开挖完成地下预埋,避免了水、电、气、排水等不统筹而多次开挖的情况,减少了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红线外少破路、少占绿化,保护了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的美观度。
四、经验启示
1、创新思维是前提。勇于突破传统界限,根据地理位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管道安装方式,为解决问题提供新路径。
2、提前规划是重点。在企业项目建设前期提前对接需求,提前制定施工方案,红线内各类相容管网同步施工,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3、统筹协调是关键。实现水、电、气、网、排水等地下管网一次开挖,避免重复施工,节约社会资源。
总之,光山县自来水总公司围绕“最后一米管”的改革创新做法,不仅为降低市场主体用水接入成本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而且市政资源得到了最大优化配置,实现了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