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三统一”实现基层政务服务再提升便民服务零距离

2024年以来,漯河市不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积极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全市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进行了业务整合和升级改造,最大限度便企利民。近日,漯河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向社会公布了全市57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受理业务范围、位置地点等信息,为广大群众提供办事指引,方便群众就近办事。


一、统一政务服务标识和区域功能设置。统一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场所名称、形象标识,统一划分窗口服务区、自助服务区、咨询投诉区并设立党员服务岗。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提高了全市基层政务服务公众认同感。


二、统一进驻服务事项和办理标准。以企业群众办事需求为导向,完成个体工商户登记、社保、医保、户籍等10类156项事项下沉乡镇(街道),推动业务全部进驻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统一事项名称、审批标准、审批流程、审批材料、审批时限以清单形式向社会公布。形成覆盖全域运行高效的“十五分钟”便民服务圈。


三、统一服务行为规范和做优帮办服务。一是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中心统治制定了《实体政务大厅窗口人员行为规范》,规范仪表语言、办公秩序、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制等工作制度,建立责任明确、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规范化管理体系。二是组建市、县、乡三级帮办代办队伍,打造“漯政帮”政务服务品牌打造“上下一体,服务联动”的便民服务机制,针对企业,启动审批业务代表“涉企服务团”服务,让惠企政策、事项办理直通企业、直达项目。三是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推出“上门现场办”服务,让企业群众更好地感受到审批的高效,服务的温暖。


截止到6月初,全市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已办理各项政务服务28.5万件,累计服务群众8.2万余人次,政务服务延伸到了企业、乡镇、社区,改革红利惠及了更多群众,极大的增强了全市基层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