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南乐县一盘棋统筹一体化推进 推动营商环境全面提质

今年以来,南乐县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对标省内前沿水平,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探索推出一批精准务实、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改革举措,助力营商环境“再升级”。


一、注重三端发力,强化全链条联动


全力打造前端统筹、中端督导、末端服务的营商环境工作机制,努力构建全县统筹、全域协同、全链条衔接的工作格局。一是前端统筹,实施“双专班推进”工作机制。组建由县级干部牵头的营商环境“大专班”和由县督查服务中心牵头的营商环境“小专班”,压责任、破难题、促提升,形成了上下贯通、一抓到底的工作格局。先后召开大专班会议11次,小专班会议26次,推动解决影响营商环境的问题41个。二是中端督导,实施“营商+督查”机制。统筹督查力量,建立“指标分包人”机制,实现持续性、常态化精准督查。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落实及时、不到位的,启动“三单一函”督导机制,通过提醒单限期整改、催办单催促落实、督办单限时办结、移交函调查问责梯次推进,层层传递压力,拧紧责任链条。三是末端服务,创新开展“五位一体”服务机制。聚焦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向规上企业、重点企业、成长性较好的中小企业派驻服务企业“五大员”112名,即企业服务管家、金融服务专员、法律服务专员、警务服务专员、人社服务专员,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法务、信贷、用工等问题,形成全方位服务企业的工作联动格局。


二、开展三项行动,打破全方位瓶颈


以优化营商环境突破年行动为引领,梳理形成97项工作任务,实行项目台账化管理,确保各方面目标清、抓手明。一是开展“15+N”专项行动。完善由县委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机构,统筹15家牵头单位协调推进N项工作,先后召开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全县优化营商环境调度会等10余次,对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系统部署、顶格推进,切实把压力传导到各级各部门。二是开展“双对标双提升”行动。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标先进地区、对标先进做法,组织15个重点部门赴鹤壁市浚县、淇县、焦作市修武县等20余个县区对标学习,探索形成不动产“交房交地即交证”、带押过户等10余个营商环境领域特色亮点,提升了服务效能和企业满意度。三是干部专业能力培训行动。完善营商环境业务骨干培养长效机制,建立营商环境工作“人才库”,各重点部门至少明确一位业务骨干培养为营商环境工作“明白人”、业务上的“领航人”,确保学习好、执行好营商环境各项政策,推广好、打造好营商环境特色品牌。


三、坚持三化协同,实现整体性跃升


紧盯市场主体和群众所需所盼,变被动应试为主动解题,以营商环境指标优化、市场主体满意度同步提升为引领,加快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从各领域单兵突进转为系统整体协同推进。一是政务服务便利化。出台110条微服务承诺事项,围绕免费邮寄、一网通办、简化申办流程、全面帮办代办、带押过户、非公证房产继承、开放信息查询等事项,节省办事时间,降低办事成本,大幅提升了群众办事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受到群众一致好评。二是惠企利民规范化。整合行政审批、公安、税务、人社等部门,开设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专区,将营业执照、印章、发票、社保等8个事项压缩至1个环节、0.44个工作日,实现开办、准营、注销“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套材料、一次办结”。三是发展环境法治化。优化诉讼服务,推进涉企合同类案件“绿标签”制度,确保“快立、快审、快移、快执”,合同纠纷类案件一审平均耗时压缩至30天内。监管执法包容审慎,深化“跨部门综合监管”改革,联合抽查占比达到8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