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城管:加快配建充电桩 充出“满格”幸福感

在信阳市区百花之声西侧的停车场,市民王先生看了看时间,又在手机上查看车辆电池的充电情况后,拔下充电枪,将其放回充电桩上。“原本电量不足40%,我充了半个小时,现在充得差不多了,真是方便又快捷。”王先生说,行驶途中发现车的电量不太充足,想到这里充电应急,没想到充得还挺快。

位于百花之声西侧停车场的充电设备有240KW的直流快充、480KW的液冷超充等多种类型供市民选择,王先生选择的是直流快充。像他这样急需快速补充电量的市民,直流充电桩30分钟可将电动汽车的电量充至80%,极大提高了充电效率。

近年来,随着绿色出行理念的普及,新能源电动汽车走进越来越多的家庭,截至目前,全市新能源电动汽车保有量已接近5万辆。

市民在选择新能源电动汽车时,除了车辆的性能,无一例外都会考虑充电问题。家里是否有空间安装充电设备?行驶在路上,如果没电了能否快速找到充电桩?公共充电桩功率是多少?多长时间能充满……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

结合目前新能源汽车数量,信阳市制定并下发了《信阳市“十四五”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信阳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信阳市中心城区电动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公共充电桩、充电站)布局规划》,明确各相关单位职责,根据电动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实现城市核心区域内驾车5分钟可达,中心城区范围内驾车15分钟可达,充电站2公里服务半径、社会公共充电桩1公里服务半径的标准,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建设公共充电设施。截至目前,共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公共服务领域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有1500余桩,除有小型乘用车充电桩外,还有出租车、公交车、环卫车、客运车辆等专用充电桩,最大限度满足各种新能源车辆的充电需求。同时,积极推进充电桩升级,引入新技术、新装备,提高设备兼容性和充电速度,优化充电体验。(李金泉 李菲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