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林州市多维赋能,破解小微融资困局

为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林州市积极响应中央、省、市号召,成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扎实开展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通过重构服务框架、优化服务链条、创新金融生态,实现金融资源精准滴灌,以制度创新与资源整合重塑金融服务生态,为小微企业培育高质量发展沃土,全面激活区域经济内生动力。

一、重构服务框架,以机制革新驱动金融供给改革

林州市立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构建“政府主导+银企协同”的融资协调框架。通过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形成政府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的“三召集”模式,统筹11家银行机构及相关部门,实现政策制定、需求摸排、资源调配的垂直贯通。同步推行“月调度”与“13710”交办督导机制,按月分析融资进展、按周调度放款进度、按日跟踪需求清单,确保金融资源精准直达。通过动态企业台账管理,累计摸排7.4万户小微主体,形成“申报清单”3273户,“推荐清单”2015户,实现需求端与供给端的高效衔接,为后续服务链优化奠定基础。

二、优化服务链条,构建全周期融资支持体系

林州市围绕“融资前—中—后”全周期需求,打造覆盖政策触达、融资匹配、效率提升的闭环服务链条。一是融资前端,立体化政策触达。组建“政银联合走访队”,深入镇街、园区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精准摸排需求并建立动态台账;线上制作“一图读懂融资机制”“林州市小微企业融资申报直通车”等图文解读,并开发网上申报小程序,实现政策“指尖触达、一键申报”;线下设立“惠企专窗”覆盖市镇村三级,提供“点对点”引导,并针对科创、制造业等企业举办专场对接会,实现需求精准匹配。二是融资中端,标准化流程提速。编制《小微企业融资政策资料包》,包含11家银行信贷产品利率、流程等关键信息,降低企业决策成本;建立“申报—推荐”双清单闭环管理,每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推送企业推荐清单,并对推荐清单企业放款情况及时跟踪,确保企业需求全跟踪、金融服务全落实;对信用良好企业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帮助企业尽早放款,破解企业资金周转燃眉之急。同时,协调相关部门,尽快解决企业在手续办理、经营状况等方面所遇难题,让企业快速获得发展资金。三是融资后端,长效化服务保障。持续开展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构建常态化企业融资需求跟踪机制。定期回访已获贷企业,详细了解其后续经营状况与新的融资需求,确保金融支持与企业成长周期同步。同时,加强与行业协会、商会合作,通过定期举办交流活动,及时掌握行业发展趋势与企业共性融资难题。在此基础上,持续优化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精准调整政策举措,实现金融资源始终与小微企业动态融资需求高效匹配,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不间断的金融支持。

三、创新金融生态,从单一融资到综合赋能

林州市以金融创新为支点,推动小微企业服务从单一信贷支持向产业链赋能升级。一是产品精准适配。针对本地科创、制造业等不同企业,创新推出“税务贷”“专精特新贷”等产品,其中“专精特新贷”授信额度最高可达5000万元,实现“以税定贷”“一业一策”。二是链式服务纾困。聚焦回款周期长、资金链紧张企业,设计“供应链专属产品”。为河南材勇煤炭销售有限公司发放1000万元国内信用证无追索权议付融资,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并协调上下游企业,强化供应链协同,该做法被国务院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办公室通报表扬并推广。

自机制运行以来,林州市累计授信32.38亿元,惠及1871户企业,通过金融资源的精准配置与营商环境的系统升级,使小微企业融资实现从“难、慢、贵”转向“易、快、惠”,有力推动全市小微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为林州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