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来,漯河市立足实际,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推进乡村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不断建设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了科技力量和地方产业的紧密联系,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
建立“科研+政府+企业”合作模式。召陵区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机制,建立“科研+政府+企业”合作模式,全力打造召陵镇甘薯、老窝镇辣椒、青年镇中药材、万金镇果蔬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充分利用独特资源、交通及产业优势,从种苗培育、标准化种植、深加工转化、品牌打造及多渠道销售等环节进行全链条优化与提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同时,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览、展销活动,搭建龙头企业市场,组织漯河市汇利油脂有限公司、漯河田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与中原食品实验室多次开展对接活动,帮助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产品改善结构档次、增加技术含量、提升附加值。截至目前,已培育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1家(省级3家、市级18家),42家市级以上专业合作社,4家省级家庭农场,16家市级家庭农场。引领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新型合作组织建立利益联结方式,辐射带动一二三产业发展,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立足特色产业提升科技供给能力。围绕召陵镇甘薯、西瓜,老窝镇辣椒,青年镇肉鸡等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发展了万金余营与双汇第三工业园生态食材供应基地、老窝老许与河南安为先供应链基地,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推动农产品品质提升。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依托正大现代农业产业园、老窝辣椒智慧产业园等多家产业园,提质打造全程机械化、专业化服务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依托甘薯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中原食品实验室(甘薯实验室)、豫中南甘薯分拨中心、甘薯产业化联合体,建立“科技+服务”现代农业服务大平台,发展循环农业、品牌农业、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助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成为推动全市农村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