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推进法律服务“五进” 助力惠企惠民政策直通直达

郑州市人社局积极推进法律服务进企业、进工地、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助力惠企惠民政策直通直达,切实发挥调解仲裁法治引导、源头预防、前端调解作用。

一、法律服务“进企业”,撑起企业发展“暖心伞”。

注重抓前端、治未病,推动法律服务向企业聚焦、向劳动者贴近,融入社会治理、融入群众生活。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走进280家企业,开展64场调解仲裁法律法规宣讲活动,为4千多名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航空港区人社局深入开展劳动用工调研,召开企业座谈会,对企业提出的加班工资、新就业形态劳动用工等问题,逐一进行把脉问诊,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二、法律服务“进工地”,助力项目建设“加速跑”。

聚焦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决策,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围绕项目需求,实施清单化、台账化服务模式,提供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专业保障,确保服务的精准性和高效性。全市人社系统走进重点施工项目56家,为项目提供用工体检、以案释法20次,防范化解劳动用工风险10多件。

三、法律服务“进社区”,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推进乡镇(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社区调解室建设,规范基层调解组织纠纷受理、化解、处置流程,建立“仲裁院+街道调解中心+社区调解室+企业调委会”四级联动的调解组织体系,就近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服务。加强与综治、法院、司法、工会等部门的联系协调,建成工会调解、人民调解、仲裁调解、法院调解、企业调解贯通融合、共治共享的多元调解“高地”,目前,全市建立乡镇(街道)劳动人事争议中心210家,实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全覆盖。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类调解组织调解案件3315件,占调解案件总数的41%。

四、法律服务“进校园”,系好大学生就业“第一粒扣子”。

依托“校园法律服务联系点”,收集大学生关注的就业创业法律问题,组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专家、仲裁员走进大学生就业招聘会现场,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相关法律知识宣传辅导,提供“一对一”政策咨询。采取网络直播、案例分享、以案说法的方式,提醒大学生警惕求职兼职“陷阱”,引导大学生遇到就业创业等涉法问题时,理性表达诉求,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五、法律服务“进家庭”,点燃困难群众“希望之灯”。

施行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回访制度,对已办结的30件劳动争议案件跟进调查,切实做好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下半篇文章”。通过“互联网+调解”平台,认真排查劳动争议案件线索,对涉及农民工欠薪、申请工伤医疗费等争议案件,开启维权“绿色通道”,提供免费法律援助,推进案件快立、快调、快裁、快结,维护生活困难劳动者的合法权益。